莎
suō〔莎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的块根称“香附子”,可入药。莎shā多用于人名、地名。莎
suō〔莎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的块根称“香附子”,可入药。莎shā多用于人名、地名。
[①][suō]
[《廣韻》蘇禾切,平戈,心。]
(1)草名。即莎草。
(2)莎木。生于我国南方各省,茎秆内藏有大量淀粉,可作粮食。
(3)通“蓑”。
[②][shā]
[《集韻》師加切,平麻,生。]
见“莎2雞”。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莎; 康熙笔画:13;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蘇禾切【正韻】桑何切,*音唆。草名。【說文】薃侯也。一名侯莎。【爾雅翼】莖葉似三稜,根周匝多毛,謂之香附子。一名雀頭香。【博雅】地毛,莎䔺也。 又木名。【廣韻】似桄榔,其樹出麪。 又【前漢·馮奉世傳】莎車王萬年。【註】莎車,國名。 又亭名。【水經注】莎泉南流,水側有莎泉亭。 又【集韻】師加切,音沙。蟲名。【詩·豳風】六月莎雞振羽。 又宣佳切,音綏。挼莎,以手切摩也。【禮·曲禮】共飯不澤手。【疏】澤謂挼莎。又摩莎洓之,出其香汁。 又【韻補】莎草之莎,叶音綏。【馬融·廣成頌】鎭以瑤臺,純以金堤,樹以蒲柳,被以綠莎。
莎:多年生草本植物,既莎草。
木,艹,13
水,氵,8
金,石,9
水,纟,10
金,亻,13
水,鱼,18
金,衣,13
水,雨,16
金,灬,13
木,木,10
金,欠,13
金,钅,18
木,口,13
金,疒,12
金,口,11
金,口,11